服务热线
13920121912
近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发布《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三期建设规划编制项目》招标公告,标志着济南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正式进入编制阶段。项目涵盖线网规划修编、三期建设规划主报告及12项专题研究,涉及客流预测、环境影响、文物保护、泉水保护等关键领域,计划通过多标段协同推进,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
根据招标要求,服务周期将延续至三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复,凸显济南市对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此次招标内容中的修编不仅是对既有线网的优化,更是适应城市空间拓展、黄河流域战略及起步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5号线确认纳入三期建设规划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国家支持建设的“未来之城”,济南起步区被赋予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任。据济南市发改委透露,服务起步区的5号线已明确纳入三期建设规划,线路将紧密衔接起步区空间布局与产业功能,强化其与主城区的快速联系,助力打造黄河战略核心引擎。
济南起步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轨道交通的延伸将加速人口、产业集聚。当前起步区轨道交通覆盖薄弱,5号线的规划将优化南北向交通廊道,支撑未来新城的建设。沿线通过TOD综合开发,5号线有望形成“轨道+产业+居住”的复合型城市空间。
南北加密、强化连接
根据《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三期建设将重点加密南北向线路,缓解主城区尤其是中西部交通压力。强化与郭店、董家等片区的连接,此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在回复人民网留言时表示,三期建设规划将优先考虑郭董片区轨道交通覆盖,该区域作为济南东部的产业与物流枢纽,亟需轨道交通提升通勤效率。
全域统筹与可持续发展
此次线网修编不仅是三期规划的基础,更是对济南未来20年轨道交通格局的重构。更加适应城市发展的新格局,结合“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空间战略,优化线网密度与覆盖。在多式联运衔接方面,强化轨道交通与高铁、机场、公交的接驳,打造“轨道上的济南”。在生态与历史保护方面,专题研究泉水环境影响、文物保护等,确保建设与城市文脉和谐共生。
三期规划规模与实施路径
参考国家发改委相关要求及济南财政能力,三期建设规模或将控制在100公里左右。建设时序将优先考虑客流需求大、战略意义突出的线路,如服务起步区的5号线及南北加密线,同时兼顾线网成网效应,提升既有线路效能。
济南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与全域线网修编的启动,标志着城市交通迈入“强网络”时代。通过科学布局与高效实施,济南将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具体线路方案将以国家批复为准,市民可持续关注官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