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20121912

其他页面banner图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

作者:lujuan     时间:2023-09-06

目前,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已经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标志着该线向年内开通初期运营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9月5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即将投入运营的19号线二期科技感十足,通过创新运用由成都轨道集团与西南交大共建的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的多项科研技术成果,这条线路将更安全、更智慧、更快捷。

image.png

车辆供电更可靠。作为成都首条设计速度为160km/h的轨道交通线路,19号线二期列车上安装了产研院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同研发的弓网在线监测装置。

该装置能根据地铁接触网特点和电客车车体空间要求,利用结构光、紫外光、红外光等多源信号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受电弓运行状态、接触线磨耗及弓网接触点温度、硬点、燃弧等关键安全运行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弓网故障隐患,对预防和减少弓网事故、保证行车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据了解,该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车辆运行更安全。由产研院联合研发的车辆360°外观图像故障检测系统也将在19号线二期***应用,这是一套集高清图像采集、实时大容量图像数据存储分析、故障识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车辆外观及悬挂部件的完整性,通过提前预警异常状态等方式,有效防止出现进一步的松脱断裂等故障。该系统具有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全天候检测等优点,已实现列车关键部件检测全覆盖,准确率达到98.87%。

image.png

轨道运维更智能。应用于19号线二期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智能巡检系统通过二维/三维视觉联合测量,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三重嵌套轨道病害智能识别软件算法,可随车实现对钢轨剥离掉块、弹条移位、螺栓松动、道床裂缝、道床异物等31项轨道可视病害的自动检测,覆盖并超出人工巡道的运维内容,使轨道运维方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该项目荣获多项**创新奖项并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轨道交通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其他页面联系我们广告

联系人:宋经理

手机:13920121912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绿地起航国际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绿地起航国际 手机:13920121912 联系人:宋经理
版权所有:祥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工程案例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