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20121912
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武汉暑热本色不改。地铁建设者挥汗如雨,坚守岗位,奋战正酣。
进入工地,一辆满载的水泥罐车正在卸货。负责制浆和放浆的权师傅称,盾构机每掘进一环,需要向管片外侧注入7.5方浆液。建设单位项目书记李晓旭介绍,权师傅在隧道拼装管片8年多,近两年才到地面担任放浆工;盾构机掘进多少环,按照地下需求,按照比例添加水泥、砂子、膨润土、水。在搅拌机轰鸣声中,他时而开关阀门,记录数据,脸上、胳膊上冒着豆粒大的汗珠。为避免灰尘吸入,脸上戴着的防尘面罩只有下班时才能摘下。
地面另一侧,一脸黝黑的司索工刘师傅正在吊装管片。他介绍,管片从车上卸到地面,再采用龙门吊吊入隧道,加上地面其他物资的转运,平均每天吊转240吨各种不同的物资材料。虽然天气很热,仍然戴着厚厚的帆布手套。他称,一则可以吸汗,二则耐磨。
跟随武汉地铁业主代表尹远从地面进入地下25米深的隧道。他称,区间右线已掘进607环,左线815环。刚进洞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越往隧道深处走,隧道四周冒着湿气,就像蒸笼。地面温度36℃,隧道却达到38℃,走着走着,他的工服浸满了汗水,像波纹一样贴在后背。
这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生,2016年入职武汉地铁,除了去现场巡查,多数时候守着远程监控查看地铁各个工点安全施工情况。12号线开建,他“转岗”来到建设一线。
“走出空调房、安全在一线”,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每周都会梳理工作流程,叮嘱安全注意事项,紧盯重要施工环节,除了开会,其他时候在现场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约10分钟的步行,来到盾构机作业面,尹远熟练掏出手机,一边检查一边拍摄视频资料,豆大的汗珠不停从他脸颊上滑落。“温度再高,保障项目质量安全的标准不能降低。”他说,地铁建设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隧道一点点向前延伸,心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
针对高温天气,项目部及时调整作业时间,早上5点上班9点前休息,下午4点再接着干。同时,为大家准备了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项目负责人刘奇说,盾构机作业班组****需要6桶水,每桶39斤,两个班组32人轮流作业,平均每人****要补水7.3斤。
“武汉轨道交通建设是百年工程,容不得一点疏忽。尤其在这种又热又闷的环境下作业,更得集中注意力,工程质量安全才会有保障。”尹远说。